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763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不管地位高低,不管境遇好坏,只要守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实现自我价值。
(资料图)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3315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代欧阳修写就的《渔家傲》,为世人呈现出风靡全球的中国端午节的灵动画面。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浴兰节、天中节等。
它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文化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重大节日。
关于端午的历史起源,那就众说纷纭了。
有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秦时代。
由于农历五月初五是毒月“恶日”,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为了避讳“端五”的不吉之说,遂改为“端午”。民间驱鬼避疫之民俗,亦随之成为端午习俗。
有说,端午节源自古老的天象崇拜。它是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的“龙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中南中天,佛如《易经·乾卦》“飞龙在天”之吉象,本应是一个吉祥日。
关于吉凶,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叫做“趋吉避凶”。但凡涉及吉凶祸福不明之事,人们内心都希望趋吉避凶,避免灾祸。
如若我们认同端午节是“龙日”,“飞龙在天”可谓是人生最高境界“九五之尊”。
谁不期盼人生所有的努力,有朝一日能够“飞龙在天”?
可是,《易经》却说“飞龙在天”之后会和灾祸相连?这是为什么?
我们常说的“群龙无首”是一种很负面的状态。可是,《易经》却说“群龙无首”是大吉大利?这又是为什么?
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中华民族也是《易经》的民族。
作为龙的传人,你知道什么才是导致灾祸临头的根源吗?怎样做才能避免灾祸?
有人跑去庙里“求神拜佛”,有人求人占卦算命。
人世间,果真会有那样一种神秘的力量保佑我们趋吉避凶,避免灾祸吗?
那股神秘的力量到底源自哪里?今天,借着端午这个节日,我们来分析一下。
01
“群龙无首”为什么会大吉大利?
因为《易经·乾卦》说:“见群龙无首,吉。”
原来,几千年来,“群龙无首”的释义,传来传去传错了。
“群龙无首”并非贬义,并非负面,并非一个团队里没有领导人,并非所谓的乱七八糟。
“群龙无首”是说:就算你是龙,你很了不起,但处在不同的阶段,就要有不同的表现。
这是为什么?因为《易经》乾卦六个爻都是龙。
从潜龙开始,现龙,惕龙,跃龙,然后飞龙,乃至亢龙。即使这六条龙是同样的龙,但是,处在不同的阶段,就要有不同的表现。
如果只有一种方法,不做相应的调整,结果一定很惨。
现实生活中,身处逆境不利时,既不要抱怨,也不要乱讲话,而要学会“委曲求全”。
身处顺境有利时,更不要乱讲话,以免遭受打击,或将失去良好的机遇。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要乱讲话,这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祸从口出。自己讲话不小心,就容易招致灾祸。
一个人,往往是有了成功的感觉,就容易自满。
一旦自满,说话就不小心,很容易伤人。最后,得罪人的结果,反而会伤害自己。
所以,不管地位高低,不管境遇好坏,只要守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实现自我价值,这就叫做“见群龙无首,吉。”
人生做好阶段性的调整就是“见群龙无首”。当你表现得“群龙无首”的时候,你就大吉大利了。
02
“飞龙在天”为什么会灾祸相连?
因为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飞龙在天”可谓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九五之尊”。多少人一辈子的努力,都寄托于有朝一日能够“飞龙在天”。
可是,《易经·乾卦》却提醒我们:“飞龙在天”很荣光,但面对的挑战更加严峻。
如果不适可而止,再往上走,有可能会有灾祸。因为高处不胜寒。
现实中,如果自己的事业已经平稳,非要盲目做大做强,因盲目扩张而倒闭,这个结果就是“亢龙有悔”。
如果是身为“九五之尊”的领导者,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公心,而不能出于私心。
不要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可以决定,不要认为自己什么事都能说了算。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老大上面还有大佬。
否则,一旦“亢龙有悔”,结果一定很凄惨。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连这点都不知道,那就是找死。
真正的龙基本都是翻脸无情的,为什么?因为龙本来就是翻云覆雨的,不然怎么叫龙呢?
要不要跟随这样的龙,也是个人的选择。凡事一旦发展到极致,就会反向发展了。
当乾卦走到极点,就会走向坤卦;当坤卦接近终点,龙就出来了。于是,乾龙跟坤龙就要交战了。
《易经·乾卦》说:“亢龙有悔”。《易经·坤卦》说:“龙战于野”。
天龙跟地龙交战,乾龙跟坤龙交战,必定惨烈,谁都解救不了。
自古以来,杀功臣的案例不胜枚举;功臣若与君主对立,是难逃杀身之祸的。
但是,清末重臣曾国藩深知“龙战于野”的恶果,他也非常清醒:只有守住“黄裳元吉”这道关,才能避免杀身之祸。
所以,他就拼命写家书。曾国藩的家书当然不是给大家看的,而是给皇帝看的。
他要让皇帝相信他没有造反的心,才能放过他。他拼命写家书,说明他已经过了“黄裳元吉”这道关。
《易经·坤卦》说:“黄裳元吉”最要紧的就是:对上要忠诚,不能引起猜疑,还要很会协调。
并不是每一位功臣,都会招致杀身之祸的。如果功亏一篑,只能说明他“修炼”得还不够。
其实,真正高明的人,是该我乾我就乾,该我坤我就坤。能屈能伸才是最高明的。
这样,“飞龙在天”之后,自然能够避免“亢龙有悔”,“龙战于野”的灾祸与恶果。
03
“求神拜佛”真能避免灾祸吗?
如果送点礼品,烧几炷香,然后拜拜佛,佛就保佑你,佛就庇佑你们全家,那么,佛岂不成了贪官污吏?这佛算什么佛呢?
其实,寺庙里有些规矩,虽然看起来有些迷信的色彩,但实际上是有利于人群社会安全的。
但是,“求神拜佛”的人不一定懂得“拜佛”的真意。
在梵文里面,“佛”的原意是教授。佛祖释迦牟尼佛原本也是人,只是他悟到道理以后才成为“佛”。
这就告诉我们:所有人,只要能“悟道”,又能认真“行道”,终究可以“成佛”。
有人好奇,菩萨为什么没有成佛?难道菩萨不具备成佛的条件吗?当然不是。
其实,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都具备了成佛的条件,但是,他们是自己不要成佛,因为他们要拯救世人。
成佛以后坐在那里供人参拜,不如以实际行动拯救世人更有利于众生。
地藏王菩萨曾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愿意这样做,岂不是比佛还要伟大?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我们去“求神拜佛”,真正的意义在于提醒自己:有神明在,不要胡作非为,要好好管束自己,好好“修炼”自己的品德。
如果说求神拜佛就可以发财,就可以平安,那我们什么事也不要做了,那样人类社会还能进步吗?
人们之所以去求神拜佛,之所以去算命,其实是因为面对人生的无常难以把握,希望能提前预知自己的命运,希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保佑自己避免灾祸。
《易经》有六十四个卦,常见吉凶之辞,所以被许多人用来占卦算命,以求趋吉避凶。
如果算命对自己是有利的,就尽量去达成。如果算命对自己不利的,那就尽量去避免。
这就是《易经》告诉我们“趋吉避凶”的大道理。
原来,保佑我们避免灾祸的那股神秘力量,正是来源于神秘的《易经》。
参透《易经》,才明白:原来祸从口出,根源就是自己“修炼”不够。
坤卦说:口风要紧。口风紧不是不说话,而是说妥当的话。无妄卦说:最要紧的就是“修口德”。
不要乱讲话,没有妄语,没有妄念,方能避免飞来横祸“无妄之灾”。
参透《易经》,才懂得:原来杀身之祸,根源还是自己“修炼”不够。
即便走上人生巅峰“飞龙在天”,“九五之尊”,仍要磨炼自己。只有守住坤卦“黄裳元吉”这道关,才能避免“亢龙有悔”“龙战于野”的灾祸与恶果。
《易经》蹇卦说:君子以反身修德。越是苦难,越能磨炼成熟。越是苦难,越能生出德慧。
有人问:人生为什么那么苦?其实,人生所有的劫数都是你自己安排好的。
苦,就是要让你自己跨越这个劫数。苦,就是要让你自己来提升自己的。
仲夏端午,“龙日”也好,“恶日”也罢。无论吉凶祸福,我们有《易经》。
《易经》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修炼自己,如有神助。
本文策划:若卿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报名最后2天
很多易友跟随曾教授学会了易理但是不会占卦,更不会解卦0基础《易经》实用营课程报名仅剩 最后3天傅佩荣教授手把手教你占卦解卦课程一经购买永久有效只要你想学,就能学会↓↓↓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学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