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交汇点讯 经泰州市委第43次常委会会议、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泰州市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行动方案》2月初正式发布。
《行动方案》提出,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村改革创新、新型城镇化辐射、政策支农惠农强农等十大富民行动,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推动工资性收入持续提升、经营性收入加快拓展、财产性收入有效扩大、转移性收入稳步增加,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富裕富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以上,2025年达到3.5万元左右,2030年达到4.9万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
围绕促进就业,泰州市将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广“互联网+”“工学一体化”等新型培训方式,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退捕渔民职业技能提升等培训,实施“万名厨师”“万名家政”“万名主播”等培育工程。围绕加快全产业链建设,该市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56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280万吨左右,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保持在140万亩左右,年产稳定在335万吨以上。积极培育“链主”“群主”,发展产地加工,把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逐步建成“品牌标准+龙头企业”带动的优质粮油、“专业市场”带动的生态河蟹以及淡水鱼虾、“龙头企业”带动的畜禽肉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带动的休闲农业花卉园艺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围绕网络营销,将抓住“村播”风口,探索“村播”新模式,孵化一批“村播网红”“村播工匠”。到2025年和2030年,新增农村电子商务类创新创业载体分别不少于5000个、1.5万个。同时,加快培育乡村产业人才、特色乡土人才、乡村治理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等四支人才队伍,到2025年,全市培育四支人才队伍不少于1万人。
泰州市提出,把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情况纳入各市(区)乡村振兴考核范围,并且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的重要参考。做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实施情况跟踪监测,各市(区)应当建立评估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农民增收工作评估通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赵子忠 王永明
编辑: 王舒婷